-
05 2024/03【天水宝藏·品鉴】金石留痕:胡缵宗书衍渭拓片□新天水记者 何喜田 一纸拓片,见证古城曾有的繁华。一人一城,共谱流传百年的盛典。金石留痕,“衍渭”拓片。 天水历史悠久,有着2700多年的建城史。古丝绸之路开通后,天水就成为贯穿东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之后无数岁月中,各民族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古城的发展日益加快。到了明清时期,天水城区逐渐形成了“两山夹峙、一水中流、五城连珠”的城建格局。 在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着大量的金石拓片
-
31 2024/01一腔心事托梅花——赏清水县博物馆馆藏“彭玉麟梅花图”■ 清·彭玉麟画像■ 湖南衡阳彭玉麟故居■ 清水县博物馆馆藏“彭玉麟梅花图” 在漫天飞雪、寒风凛冽的冬季,迎雪傲霜的梅花总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的一幅梅花图,几乎集合了梅花的各种美好寓意。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鹏 彭玉麟梅花图整幅画作大气磅礴,又不乏婉转之柔情。让人称奇的是,梅花图的作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而梅花图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生死不渝的旷世恋情。 梅花图的作
-
29 2024/01南梁腰鼓庆阳的华池县南梁镇,地处陕甘交界,过去曾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自古多民族杂居。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历经融合,在当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南梁腰鼓就是诞生于当地文化土壤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它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于一体,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是黄土与艺术、革命热情与祥和喜庆相融合的产物,用以展现黄土高原上的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据
-
05 2024/01纺织非遗传下去、活起来、走更远大会展出的纺织非遗 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行政公署、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员围绕推进建设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联动纺织非遗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平台优势等,探讨中国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模式。有关部委领导、全国各地相关
-
02 2024/01世遗云冈石窟“第一伟窟”搭架维护 专家学者可预约考察中新社大同1月2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1月2日从云冈研究院获悉,被誉为“第一伟窟”的云冈石窟第6窟即日起至3月31日进行搭架维护,专家学者可预约参观考察。 云冈石窟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细、最富丽堂皇的洞窟,也是保存状态最好的洞窟之一。据统计,该窟现存各类佛教造像2900余尊,芸芸众相、各尽风貌,堪称云冈“第一伟窟”。 云冈石窟第6窟中,找不到任何一
-
02 2024/01宁波发现两处古遗址 年代最早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时期中新网宁波1月2日电 (童笑雨 柯明清)1月2日,记者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浙江宁波发现树桥遗址和潘家耷遗址等两处古遗址,遗存年代最早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时期。其中,树桥遗址的发掘填补了鄞江流域六朝旷野遗址的空白,潘家耷遗址以史前时期遗存为主。树桥遗址III区发掘场景航拍。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为配合基本建设,此前,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组织专业队伍对宁波海曙区洞桥镇拟建设区
-
29 2023/1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福建省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聚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福州力量。 坚持保护第一,把历史文化遗产完整交给后人。构建涵盖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建筑群、名镇名村等全市域、全要素的保护体系。强化合力保护。以闽都文化研究会、古厝研究会等为平台,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智库建设。开展古建筑修缮技术工匠培训,积极倡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多样保
-
15 2023/11【中央媒体看甘肃】在这里,非遗育人,让古老技艺焕发青春手持画笔、聚精会神,王丽霞正对照壁画复制品一笔一划临摹敦煌飞天,别看画幅不大,要想画好得费番功夫。“拓稿、勾线、上色,整套流程下来,快则两周,慢则将近一个月。”见记者走近,王丽霞停下手头的“工作”,饶有兴致地介绍起来。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学生临摹壁画 尹晓军摄 今年大二的王丽霞是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学生,她所在的院系,是甘肃省内高校中首家以“非遗”命名的二级学院
-
30 2023/06兰州新区新增6项县级非遗项目 各级非遗项目增至13项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张建平)近日,兰州新区新一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评审、公示、公布工作全面完成,锔瓷技艺、传统蛋雕技艺、红拳式太平鼓舞等6个项目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至此,新区各级非遗项目增至13项,涵盖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等4大门类。 近年来,兰州新区采取系列措施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指导成立太平鼓协会、民俗文化协会等9个社会组织,建成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
-
28 2023/06伏羲文化 作为始祖文化的核心 仍需精心打造——专访天水市博物馆原馆长李宁民李宁民 记者 裴强 摄 专家介绍:李宁民,天水市博物馆原馆长,文博研究馆员,甘肃省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天水工业博物馆名誉馆长。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增益。6月21日,天水市博物馆原馆长、文博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宁民先生在2023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开幕前,紧扣伏羲文化
文化遗产
More+
行业动态
More+
活动资讯
More+
-
“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在临洮县举办
4月13日,“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暨交流座谈会在临洮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甘肃网、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中共临洮县委宣传部主办。“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在临洮县举办 据了解,这次考察活动主要是深入研究马衔山玉料资源、制作、交流等相关问题,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推动生态旅游科学发展,加强玉帛之路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考察团先后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