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2025/09【陇原史话】“天汉”观念折射出的“昆仑石刻”真实性甘肃西峪坪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人面纹彩陶罐 作者:冯玉雷 讨论“昆仑石刻”真伪或相关问题,离不开对秦人、秦文化、秦国与“天汉”观念在西汉水上游的形成与传播的探讨。“天汉”观念与昆仑崇拜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鲜明特征。笔者试从这一角度探析“昆仑石刻”的真实性。 关于“天汉”观念与“昆仑”崇拜 昆仑山是华夏民族圣山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宇宙中心,《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各类文献中多有记载,称其为“
-
03 2025/09以凉州文化赋能文旅融合走深走实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旅有机融合,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凉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做深挖掘、阐释、应用“三篇文章”,提升凉州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强化挖掘研究,进一步提高影响力。构建学术研究体系。以学术研究为核心抓手,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
-
03 2025/09服务沉下去 文化润民心——定西市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走笔夜幕降临,定西市体育运动中心广场流光溢彩。秦腔的激越高亢与广场舞的欢快节奏此起彼伏,剪纸艺人指尖翻飞,红纸间“鹿鹤同春”纹样渐次绽放;中医健康夜市艾草清香弥漫,老人惬意体验艾灸,孩子举着“薯香香”文创雪糕雀跃穿梭…… 这是7月28日至8月下旬定西市举行的“药都薯乡 壮美定西”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活动暨第三届定西文化艺术月热闹非凡的一幕,也是定西创新“1+N”模式,破解城乡文化发展不均难题,让
-
30 2025/06历史影像的技术重构与文化传承的范式革新□ 阮 青 纪录片《河西走廊》携4K超高清画质回归,其意义不仅是影像清晰度的提升,而且是通过技术加持,实现了对河西走廊历史景观的重现,推动了历史阐释模式与文化传承范式的系统性转换与创新,是一次极具典范意义的历史影像技术重构与文化传承范式转换的实践。 技术赋能的历史“复活术” 《河西走廊》的4K重制工程,本质上是一场对历史影像美学的升级与系统性重构,其核心在于利用尖端数字修复与重制技术,实
-
25 2025/06新书推介 | 重新探索女性自由与幸福之路——徐兆寿《中国文学女性形象影视改编研究》出版近日,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常务副主任、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兆寿的新作《中国文学女性形象影视改编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影视的文学改编与文献整理研究》首席专家,徐兆寿历时近十年深耕文学与影视的互文关系,本书正是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以杨贵妃、鱼玄机、白毛女、王母娘娘、白蛇等中国经典文学女性形象的影视改编为研究样本,系统梳理其跨越文学
-
20 2025/06首趟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开行 “丝路快车”搭建文化交流桥梁丝路情长,历久弥新。 5月29日上午11时30分,满载着200余名旅客的Y29次列车从西安火车站缓缓驶出站台,一路向西,朝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进发。一条连接中国与中亚的全新人文交流通道就此开启。 开行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是中哈两国元首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达成的重要共识。此专列对于推动中哈两国交通运输“硬联通”、旅游服务“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具有重大时代意义,既重现了两国
-
17 2025/06看,湘楚大地文物绽新彩三湘四水的灵秀,不仅浸润了湖湘山川,更将文明密码镌刻在青铜器之上,沉淀在古建遗址之下。5月下旬,栀子花开的时节,记者随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保护看基层”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湖南,踏访湘楚大地,感受基层文保工作者如何用智慧与坚守让文物绽放时代光彩。 守护文化遗产,续燃文明火种 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考古发掘工作探明,八十垱遗址主要堆积层属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遗址古河道出土了近万
-
09 2025/06从高考感受时代脉搏和国家温度最近,全国进入“高考时间”,1335万考生走进考场,拿起笔求解他们的未来。整个中国社会都在“静下来”和“动起来”,用心用情为考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保证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走过数十年历程,高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升学选拔,它与中国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承载着万千青春的梦想与希望。 回顾历史,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建立起一条依靠知识、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路径。一张试卷、一支笔,让一代
-
09 2025/06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6月8日,一场意义深远的合作在迭部县腊子口拉开帷幕——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于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举行。随着双方正式签署馆校合作共建协议,一个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示范平台由此启航。 腊子口战役作为红军长征进程中的关键之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依托丰富多元的展陈形式,以沉浸式场景生动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
-
06 2025/06【聚焦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听,敦煌的沙粒在歌唱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画像 文\李茂锦 核心提示 一梦入敦煌,一眼望千年。 在敦煌,每一粒沙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捧沙都有一段历史。 敦煌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始,已历2100多年漫长的历程。千百年前,这里是沙丘,是要塞,是繁荣富庶的都会。千百年后,这里是绿洲,是明珠,是世界文明的精髓,是震颤灵魂的圣地……在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上,文化的长河波澜壮阔,生活的浪花此起彼伏,跨越千里来到敦煌,
文化遗产
More+
行业动态
More+
活动资讯
More+
-
“山河永固”!兰州市举办重大历史节点红色巡展活动
9月2日,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承办,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协办的“山河永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重大历史节点红色巡展活动在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拉开帷幕。 作为西北师范大学新学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国际交通线》和《人类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两套主题展陈。《抗战时期的西北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