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化遗产  >  驼铃古道回荡非遗新声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驼铃古道回荡非遗新声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丝路对话·成都”侧记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25-06-18

  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展示了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的“中国智慧”和“国际实践”——从英国小镇的蚕茧到法国的红酒,从黄山的鱼灯舞到成都的锦江夜游,非遗如同一条隐形的丝线,将丝绸之路的古今脉络与全球旅游发展的共识紧密串联,在传承与创新中勾勒文旅融合的未来图景。

  这场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2025“丝路对话·成都”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旅游更美好”为主题,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文旅专家、业界代表,围绕非遗与旅游发展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非遗为媒,串起文明记忆

  “曾经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如今仍在编织文明对话的网络。”联合国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表示,这条通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音乐、语言、习俗等非遗元素的传播走廊。

  正如麦克尔斯菲尔德小镇的故事:英国东柴郡市市长戴维·爱德华兹手中的蚕茧,串联起这座英国“丝绸之都”与中国的千年情缘。小镇仅5万人口,却因丝绸产业成为古丝绸之路在欧洲的西端地标,如今,当地希望加强和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节点城市共同申报文化遗产的方式,推动旅游业发展,让更多游客在缫丝技艺体验中触摸历史脉络。

  游客追寻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打卡地,而是能触摸到文化基因的真实场景,非遗恰恰提供了这种独特性。在埃及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席、埃及文化部部长助理哈姆迪·马哈茂德看来,中国与埃及同为文明古国,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非遗资源的研究合作,共同探讨利用非遗为社会发展增加福利的方法。

  “通过数字化展示、创新化传播,让古老的智慧和情感跨越山海,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家园。”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主任张维国在现场发出的倡议掷地有声。作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如今已吸纳31个国家76个会员城市,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文旅合作网络。

  破界新生,激发非遗活力

  “我曾见过游客数量超过当地人的场景。”巴西旅游部前部长卢梅兹的忧虑引发共鸣。过度旅游带来的生态破坏与文化失真,正在成为全球通病。对此,卢梅兹建议,非遗保护和旅游结合的过程中需坚持适度发展的理念,避免急功近利思维,要有序开发本土的生态、民俗等资源。

  哈姆迪·马哈茂德用汉语“危机”二字拆解困境:“‘危’在过度开发导致的遗产损耗,‘机’在合理利用带来的保护动能。”在他看来,非遗是脆弱又充满活力的瑰宝,在保护得当的前提下,有望为社会增加经济效益。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将黄山“鱼灯复兴”故事作为破局典范。当返乡青年与老人共同舞动失传多年的鱼灯,这个多年冷清的村庄单日最多时涌入数万名游客,秘诀在于让非遗成为可参与的生活方式。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实践同样亮眼:春节期间,太阳神鸟金箔灯与青铜人头像在非遗彩灯中复原古蜀祭祀场景,游客不仅能观赏,还能手持仿制玉器参与“祭祀仪式”,让3000年前的文明在沉浸式体验中“复活”。

  “中国的AI技术可能率先破解文化传播的语言壁垒。”卢梅兹的观点指向新兴解决方案。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尝试已见成效,该市与网红合作,通过多语种短视频展示当地习俗,让非遗借助网络平台触达全球年轻群体。而成都“夜游锦江”项目则将NPC演绎与非遗体验结合,游客扮演女娲完成剪纸任务,在游戏化叙事中自然融入文化传承。

  活态共生,点亮多元路径

  马耳他格伦迪市市长大卫·斯肯布里展示了小而美的社区模式:当地狂欢节不仅保留本真色彩,更让社区居民参与筹备,学校负责网络推广,工坊制作面具,餐厅推出节庆美食。

  当非遗成为社区的骄傲,保护就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延安的实践扎根乡村,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邓丽雅举例说,延川县文安驿古镇把非遗体验和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在春节期间邀请全国各地40个家庭共度春节,游客住窑洞、学剪纸、炖羊肉,在烟火气中体验当地文化。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机关党委书记郭德刚分享的“非遗+旅游”场景矩阵令人耳目一新:夏日的洛带古镇,客家水龙节演变为泼水狂欢,游客既能观赏龙舞阵法,又能持水枪参与互动,这种“体验即传承”的模式,让非遗从博物馆进入生活现场。

  津巴布韦马斯温戈市市长阿莱克·塔贝的方案颇具启发性。该市规划“酋长文化之旅”,游客可与部落首领对话,了解传统知识如何融入现代治理。这种与社会治理结合的思路,呼应了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宗旨。正如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所言,“当丝绸之路的各个城市携手保护非遗,我们不仅在跨越地理和历史共享文化宝库,更在构建一个尊重多元、面向未来的旅游文明共同体。”

上一篇:花腔跨界, 触摸艺术的更多可能

下一篇:千年非遗邂逅数字游戏,开启中华文化传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