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壁画的“云端新生”
  敦煌莫高窟。(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今日已预约票务10666张、已出票1934张、已检票1416张……9月4日上午8时37分,记者在敦煌研究院旅游开放调度指挥中心的电子屏上看到,相关数据正实时跳动着。这些跳动的数字,正是千年敦煌壁画实现“云端新生”的生动注脚。  从文物保护领域的高清采集、数字化建档,到旅游服务环节的线上预约、智慧导览,再到石窟寺监测的实时传感、风险预警等
更多内容
滚动新闻
  • 甘肃定西统战的“文武之道”
    “书画+”赋能,“薯药”兴业,多民族一家绘同心……在甘肃定西市,文化多元交融为统战工作注入独特内涵与丰富资源,“文武之道”致力“翰墨薯香”绘同心。 书画艺术之乡“统战+”新模式 面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人士不断壮大的趋势,定西市精准锚定“联谊性、统战性、专业性”定位,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定西样式”。具体做法有,通过打造“新联大讲堂”品牌,建立线上交流平台,不断凝
    [ 2025-09-15 ]
  • 山丹:文旅融合赋新能 千年马场绽新颜
     初秋的山丹马场,既有霍去病屯兵牧马的历史厚重,亦有草原、雪山交织的自然之美。如今,这片千年马场通过文旅深度融合焕发新生,成为游客青睐的打卡地。 在鸾鸟湖畔,传统与现代交融:投壶射箭让游客体验古风乐趣,祈福树承载着满满心愿,网红打卡墙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取景“红框”,将草原雪山的景致定格成“活画”,文创展销店则摆满特色产品,尽显人文韵味。 马场的景致美得像幅动态的画,雨后的草原宛如铺开的军用绿毯,
    [ 2025-09-09 ]
  • 走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和政,这座坐落在临夏州的小城,依偎在青山绿水间,既爽朗,又带着几分温润,而最让人惦记的,莫过于地下那些沉睡了千万年的秘密。  偶然听人说起临夏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那些沉睡千万年的史前故事像磁石般勾起我的好奇心。立秋后的一个周末,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循着远古的召唤,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秘之旅便开始了。  刚到博物馆,我就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三座独立建筑呈“品”字形布局,与周围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仿
    [ 2025-09-03 ]
  • 【聚焦深圳文博会】数字敦煌:让千年文化展现多彩魅力
      本届深圳文博会甘肃主题馆内,敦煌研究院的主题展区成了焦点:莫高窟这座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的千年文化遗产,搭载着前沿数字技术的车轮,从西部戈壁走向南方都市,以栩栩如生、触手可及的多元形式展现其多彩魅力。  敦煌研究院展区布展简约大方,分核心技术能力展示、沉浸式数字文化体验、文创展品展示3个单元,全方位展示“数字敦煌”项目成果,体现出文物保护科学、数字技术创新与文化艺术传播有机融合,为世界文化
    [ 2025-06-04 ]
  • 激活中华典籍的“数字生命”
      激活中华典籍的“数字生命”  ——对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执笔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占勇、本报记者白雪蕾;调研组其他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亚文、张志颖)  编者按  我国古代典籍卷帙浩繁,见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
    [ 2024-01-26 ]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记者19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名单近日正式发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功入选单体类基地,成为陕西省首家单体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设立,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起,推动开展解决文化和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或补短板的重要举措。  未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着
    [ 2024-01-23 ]
  • 「甘快看」甘肃全面发力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开栏的话: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全省上下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全面系统展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陇原大地落地见效、
    [ 2024-01-17 ]
  • 三星堆光影展亮相苏州
      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日前在江苏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亮相,以全新形式演绎三星堆文化,带领观众走近神秘的古蜀王国。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发现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都城遗址,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中创文旅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苏州紫荆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心策划了这次展览,用先
    [ 2024-01-10 ]
  • 法国雕塑大师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美术馆、法兰西艺术院、让·卡尔多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超越法则的伟力——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之一,也是让·卡尔多先生的作品回顾展,共展出雕塑作品70件(组),素描作品20件(套)。  让·卡尔多(1930—2020)是国际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长期在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任教,1983年当选法兰
    [ 2023-12-26 ]
  • 专家解读|吴承忠:文化和旅游产业整体向新兴领域转型升级
      近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旅中国主办的2023年三季度文化和旅游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相关专家就2023年前三季度文化和旅游发展趋势进行解读与研判。以下为专家现场发言文字整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文化产业呈现整体稳定增长。其中,文化新业态涨势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文化产业整体加快向新兴领域转型发展。具体来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表现出色,而文化娱乐休闲服
    [ 2023-12-11 ]
查看更多>>
  • 【视点】 大地绘彩 丰收颂歌
      五谷丰登庆盛世 曹 荣  太平鼓舞送福来 周新平 王 欣  丝路古镇·七彩丰年 庞 俊  扭起秧歌送祝福 汪会平  丰收的喜悦 王来明  大漠绿印 王 艳  丰收直播忙 李文平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展览初评中,甘肃省选送的《五谷丰登庆盛世》《丰收直播忙》等13幅优秀作品进入复评。  进入复评的作品以农村生活、农耕文化、节日庆典等为
    [ 2025-09-23 ]
  • 走进丝路非遗魔术的奇幻世界
      敦煌魔术元素文创产品  甘肃魔术常将敦煌壁画中的金刚力士和飞天形象进行巧妙融合  莫高窟第61窟中的《勾栏百戏》描绘了表演者演绎杂技魔术的场景  敦煌魔术常常创新性地融入飞天乐舞元素,通过服饰纹样与光影投影的虚实结合,营造视觉奇观 甘肃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魔术艺术如同黄河之水,流淌千年而不息。从朱氏魔术家族的百年坚守到敦煌艺术团的创新演绎,从民间艺人的街头戏法到国际舞台的精品力作,甘肃魔术以其独
    [ 2025-09-22 ]
  • 让艺术扎根这片沃土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一批文艺院团沐浴党的政策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文艺院团扎根于新疆这片沃土,在舞剧、歌剧、话剧、交响乐、木卡姆等艺术形式方面,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舞台剧目,让新疆“歌舞之乡”的美誉进一步传播海内外。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仅有新疆歌舞团、歌剧团等少数艺术团体。自治区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民族文化进入繁荣发展期。1956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
    [ 2025-09-18 ]
  • 少年筏子客的抗战故事
      游客在黄河兰州段乘坐体验羊皮筏子 邢广利  刘虎  一  小说《少年筏子客》通过筏子客将黄河和长江连接在了一起,还原了日军轰炸下的兰州百姓日常生活,挖掘了主人公如何从一个单纯只为谋生的筏子客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的心路历程。  但凡到过兰州的人,一定听说过羊皮筏子,听说过“小小羊皮筏,逍遥赛神仙”的民谣。很多人可能还亲身体验过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水上运输工具。  可是,恐怕就鲜有人知道了:“羊皮筏子
    [ 2025-09-08 ]
  • 【溯源甘肃】隋唐时期甘肃的雕塑和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第201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中的配殿与角楼  莫高窟第201窟窟顶石榴茶花纹藻井(中唐时期)  唐模印胡商牵驼画像砖 山丹县博物馆藏  特约撰稿人 李清凌  雕塑和绘画是甘肃区域文化的重要领域。隋唐时期甘肃的雕塑和绘画艺术比前代有长足的进步,其保留集中、艺术水平较高的当然以敦煌莫高窟、临夏炳灵寺和天水麦积山为代表。散见于甘肃各地的墓葬也保存着许多颇具研究价值的塑绘珍品。 
    [ 2025-09-08 ]
  • 《黄河大合唱》:不朽的音乐史诗
      1939年,冼星海指挥鲁迅艺术学院学员排练《黄河大合唱》。  邬析零手抄的《黄河大合唱》第一版简谱总谱及冼星海赠送给他的五线谱纸。  “《黄河回响》——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音乐会”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岸畔举行。闫锐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莉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
    [ 2025-09-04 ]
  • 追寻艺术本源——王宏恩的绘画探索
    沙枣树沙州古韵东千佛洞纪事凤 凰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退休教师王宏恩近十年来创作的作品,总是带给众多心怀期待的阅读者极大的惊喜与鼓舞。他的作品的确与众不同,画面以普通的人物或风景为题材,却完全是新奇的色彩和形式构建。他不仅摒弃了绘画传统已有的惯例与常规,也一次次摒弃着自己所不断构建的形式。对新的形式和语言的探索是他绘画创新的显著外部特征,对生活和内心本源的追寻是他绘画创造的内在驱力。画面中的线条
    [ 2025-09-03 ]
  • 敦煌文旅融合出新出彩
      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聚焦建设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采取制定出台旅游优惠政策、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打造消费体验新场景、提档升级旅游服务水平等多项举措,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激活全域文旅发展新动能,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据敦煌市文旅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敦煌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030.8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5%;旅游花费95.83亿元,同比增长37.84%。张晓亮
    [ 2025-09-03 ]
  • 展现陇原文化魅力 《非遗里的中国》(甘肃篇)录制完成
    录制画面  8月18日,记者获悉,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甘肃篇)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旅游景区完成拍摄。此次节目精心遴选了甘肃省22项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镜头语言全方位展现了甘肃非遗的多样性与深厚底蕴,为全国观众呈现一场陇原文化的视觉盛宴。  节目录制期间,来自甘肃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冶力关,以精湛技艺演绎文化传承。传统舞蹈类目中,兰州太平鼓震撼开场,敦煌
    [ 2025-09-03 ]
  • 魅力花都 河州新韵|书香触手可及 阅读融入日常
      晨曦微露时,临夏州临夏市西关街道城市书屋的“小红星”公益课堂已书声琅琅;蝴蝶桥下的凤林书屋里,阳光与书香交织成市民沉浸式阅读的剪影;折桥镇的农家书屋内,村民们围坐讨论着最新的农业技术……在临夏,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一股读书热潮正悄然涌动。  “以前想看书得跑老远,现在家附近就有城市书屋,环境好、书也全。”家住临夏市东区街道的陈若兰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如今,通过构建市、街道、社区三级公
    [ 2025-08-11 ]
查看更多>>
  •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与舟曲泥石流纪念馆举行交流活动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近日,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与舟曲泥石流纪念馆馆际交流活动在舟曲举行。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将珍藏的天安门广场国旗进行了专题展示,双方工作人员共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两馆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专题展示天安门广场国旗 文俏蕾 摄 交流活动中,此次专题展示的国旗编号为“2015-0118”,长5米、高3.3米,曾于2015年9月17日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高高飘扬
    [ 2025-10-24 ]
  • 花开陇原三十载——甘肃妇女事业发展的时代华章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全球性别平等事业擘画了蓝图。中国政府在大会开幕式上庄严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历史性宣示,成为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为甘肃妇女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三十载风雨兼程,三十载芳华绽放。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穿于法规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
    [ 2025-10-17 ]
  • 双节假期前6天票房超700万元 兰州电影市场国庆档“热”力全开
     “这个长假,我和爸妈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又带孩子刷了《浪浪山小妖怪》,最后看了《731》。影院里全是人,连买爆米花都排队。”10月6日傍晚,在兰州东方红影城,刚走出影厅的市民李女士笑着分享道。国庆中秋假期里,兰州电影市场“热”力全开,6天总票房已超过700万元,银幕内外涌动着家国情怀与节日温情,成为假期消费热潮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影片内容丰富 满足多元需求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10月
    [ 2025-10-09 ]
  • 从“六礼”古义到“零礼”新俗 皋兰七夕倡树婚嫁新风
      中国甘肃网8月2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通讯员 魏淑梅)8月28日,皋兰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的节日·七夕——践行新婚俗 传承好家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挖掘传统婚俗文化内涵、展示文明实践成果、组织青年互动体验,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弘扬家庭美德、培育时代新风的热潮。  活动主会场设在石洞镇三川口社区,并在什川、黑石、水阜等镇设立分会场,辐射带动20余个村同步开展,吸引了5
    [ 2025-09-03 ]
  • 【溯源甘肃文化】伏羲祭祀与文化认同
      卦台山远景  天水伏羲城(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霍志军  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大典,是历史上重要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历史长河中,伏羲氏因杰出的文化创造成就而获得祠祀主动权,实际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礼制演进过程。  历史上的伏羲崇拜和祭祀活动  由于伏羲氏杰出的文化贡献,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便对其进行悼念和追怀,伏羲神话可以认为是
    [ 2025-06-24 ]
  • 古人如何过端午
      【二十四节气】  古人如何过端午  一人摇橹晃扁舟,两人撑篙水上漂。在敦煌壁画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舟船图像。图为莫高窟第468窟-双尾楼帆船(晚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古时候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何谓“端午”  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民俗节日,其中端午节的名称最多。据统计,端午节的叫法多达20多
    [ 2025-06-04 ]
  • 庆阳宁县早胜原:神秘的东周之城
      甘肃石家及遇村遗址所在地早胜原,旧称枣社原,是宁县境内最大的原块。  石家墓地考古发掘工作从2016年开始,截至2020年,考古工作人员已清理发掘东周时期墓葬177座。  墓地发掘的同时,考古队也积极寻找石家墓地“这批人”的居址,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墓地以东的遇村遗址。2018年,恰逢银百高速公路的新建,遇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拉开了序幕。“通过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可以明显看出石家及遇村遗址为一处两周时
    [ 2025-04-28 ]
  • 石羊河漫游记
      民勤石羊河蔡旗镇段 金奉乾  红崖山水库 李军  祁连山北麓张掖西大河流域水草丰美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者按  在河西走廊广袤的大地上,疏勒河与石羊河如两条璀璨的丝带,交织出千年文明的经纬。疏勒河,自祁连山北麓奔涌而出,流经玉门、瓜州,最终汇入敦煌绿洲。她见证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驼铃阵阵,孕育了玉门关、阳关的雄关漫道,更滋养了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与月牙泉的沙海奇观。石羊河,则在腾格里与巴丹
    [ 2025-04-23 ]
  • 【溯源甘肃文化】马家窑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马家窑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  临洮县寺洼遗址全貌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韩军 董佩东  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了马家窑遗址,马家窑文化因此而得名。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该区域内的马家窑文化大放异彩,其彩陶曾被安特生赞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 
    [ 2025-04-03 ]
  • 长安岘:时光深处 古村新韵
      长安岘古村落 资料图  刘亚丽  在陇南礼县洮坪镇,隐匿着一座原生态古村落——长安岘,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隐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长安岘,位于陇南市礼县、宕昌及定西市岷县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的森林、草原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高寒阴湿林带。在这个风光旖旎,静谧清幽的大山深处,至今保留着30多座古朴民居,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村落。  从县城出发
    [ 2025-02-17 ]
查看更多>>
  • 陇上绿脉——小陇山的生命图鉴
      独花兰 朱鑫鑫(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提供) 丛培昊 在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与嘉陵江上游,一片绿海随山势起伏 这便是小陇山。它如一道绿色脊梁,横亘于秦岭西段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北坡的溪流汇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南麓的清泉则滋养长江支流嘉陵江的源头。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以“水有二源,一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为其落墨留名,至今已跨越16个世纪。 这片土地,成为华中、华
    [ 2025-10-28 ]
  • 兰州市中山桥人行道将焕新升级
     橡胶板更换工程11日启动 工期一个月 施工现场 中国甘肃网10月1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品质,保障市民游客通行安全,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于10月11日正式启动中山桥人行道橡胶板更换工程。 中山桥作为兰州市地标性建筑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每日人流量较大。此次橡胶板整体更换将有效提升桥面防滑性能和耐久性,解决现有人行道橡胶板因长期使用导致的磨损老化、雨雪天气湿滑、板底空鼓及
    [ 2025-10-20 ]
  • 静宁县委书记王蕾:五组关键词解锁静宁苹果产业集群发展密码
     10月11日下午,“甘味出陇”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静宁苹果专场发布会在静宁县苹果园内举行。会上,静宁县委书记王蕾介绍了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经验,并用五组关键词总结了静宁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做法。 据了解,静宁苹果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40年发展,目前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品牌价值高达181亿元。王蕾介绍,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核心经验可以概括为“信念与坚持”“苦干与精耕”“创新与
    [ 2025-10-16 ]
  • 甘肃文旅何以“脱颖而出”
     今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落幕,一份亮眼的旅游成绩单让甘肃脱颖而出。旅行平台携程数据显示,甘肃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高出全国均值7个百分点,位列西部第一;兰州同比增长12%,高出西北省会平均5个百分点。 甘肃文旅的突围,首先在于将稀缺性资源转化为深度体验价值。当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追求“为一处风景,赴一座城”的深度体验时,我省的“丝路世界遗产+青藏高原门户”双I
    [ 2025-10-13 ]
  • 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沉浸式体验西北的“诗与远方” 甘肃文旅市场热力全开质效双升
     国庆中秋假期,兰州老街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游玩。 游客乘船在永靖县炳灵寺5A级景区游览。 游客在位于敦煌市城区的敦煌无界文化综合体参观。 国庆中秋假期,陇原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涌动着文旅消费的火热活力。我省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为主题,精心打磨了20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串联起五大主题精品线路,用厚重的文化底蕴、壮美的自然景观和贴心的服务保障,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西北的“诗与
    [ 2025-10-13 ]
  • 国庆中秋假期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运送旅客47.6万人次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完成运输起降3189架次,旅客吞吐量47.6万人次,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创历史新高。 10月1日为旅客出行高峰,当日旅客吞吐量达到6.2万人次,10月7日为旅客返程高峰,当日旅客吞吐量达到6.3万人次。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积极协调航司将高峰时段航班调整为宽体机执飞,并加密恢复多条航线,确保运力充足,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双节假期,由兰州前往上海、杭州、青
    [ 2025-10-10 ]
  • 兰州新区 “流量”变“留量”
     国庆与中秋“双节”相拥,兰州新区的文旅版图上热潮涌动。从“飞天丝绸”般的网红机场到炊烟袅袅的乡村田园,从璀璨绽放的非遗铁花到暖意融融的古海温泉,丰富多元的文旅产品、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与诚意满满的优惠举措,正将八方游客的“打卡热情”转化为驻足流连的“深度消费”,让假日经济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尽情迸发。 傍晚时分,夕阳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镀上金边,在这座形似“飞天丝绸”的建筑前,举着相机的游客络
    [ 2025-10-09 ]
  • 庆阳 唱响文旅“好声音”
     非遗展演与互动体验、美食品鉴与特产展销、无人机表演秀与红色嘉年华……连日来,庆阳市精心打造消费场景,持续做热旅游市场,10月1日至4日,全市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 月满华诞,声动人心。从10月1日开始,新落成的环州大剧院演出不断、热闹非凡,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的演职人员相继呈献了《胜利之光》大型民族管弦音乐会、《国风·国韵》民族音乐会以及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等精品演出。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阵
    [ 2025-10-09 ]
  • 甘肃省完成道路旅客运输量252.6万人次
    全省完成道路旅客运输量252.6万人次 10月5日,G22青兰高速榆中路段车流量较大 中国甘肃网10月7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10月5日,记者从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截至10月4日,全省投入道路客运车辆6.11万辆次、130.79万座,共计完成道路旅客运输量252.6万人次,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平稳有序。 今年“双节”假期群众出游意愿强烈,“前半程旅游、后半程团圆”特征较为明显,自驾仍是公众出
    [ 2025-10-09 ]
  • “跟着艺术游甘肃”武威渠道商大会成功举办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9月27日,丝路古城武威市迎来“跟着艺术游甘肃——武威渠道商大会”。大会由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中国旅行社协会铁道旅游分会联合主办。中国旅游协会铁道旅游分会会员单位代表,国内知名旅行商、旅游OTA企业代表,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干部职工代表,各县区文旅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文旅合作新篇章。 上午九时,大会在武威河西都会正式启幕。中国旅行社协会铁道旅游分会
    [ 2025-09-30 ]
查看更多>>
活动资讯
More+
  • “2025年甘肃省大众冰雪推广季” 滑轮公开赛在兰州新区举行

      选手出发 10月18、19日,陇原大地因为“2025年甘肃省大众冰雪推广季”滑轮公开赛在甘肃省体育馆的精彩上演而沸腾。本次比赛作为2025年我省大众冰雪系列推广活动的重点赛事,吸引了来自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周边省区的12支代表队,共计168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参加。 比赛打响后,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脚踏滑轮,驰骋如风。他们身形矫健,追赶竞速,每一次蹬踏都凝聚着力量与汗水,每一次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