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扎根这片沃土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25-09-18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一批文艺院团沐浴党的政策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文艺院团扎根于新疆这片沃土,在舞剧、歌剧、话剧、交响乐、木卡姆等艺术形式方面,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舞台剧目,让新疆“歌舞之乡”的美誉进一步传播海内外。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仅有新疆歌舞团、歌剧团等少数艺术团体。自治区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民族文化进入繁荣发展期。1956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成立;1961年,新疆杂技团成立;1989年,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成立;1996年,新疆爱乐乐团成立;2009年,新疆民族乐团成立……
深入基层服务更多群众
8月30日,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简称“话剧团”)巡演项目——吟诵剧《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在阿克苏地区也克力村演出,该村20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与演出。话剧团团长卢忠说,去年年底,话剧团以“诗词里的新疆”为创作主题,打造了吟诵剧《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今年,《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赴基层巡演期间结合当地资源,指导、创排、演出了40多场,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基层文艺骨干。
“2018年以来,话剧团创作的《真情》《幸福来敲门》受到基层群众喜爱,其中《真情》在下基层期间演出225场。期待《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取得同样的效果。”卢忠说,2019年以前,话剧团大型原创剧目相对较少。2019年以来,平均一两年创作一部大型舞台剧,先后推出了《金色的胡杨》《林基路》《我的布力开》等剧目,其中《金色的胡杨》《林基路》分别走向全国进行展演,获得各界好评。
话剧团党委书记姜长新说,多年来,话剧团扎根新疆这片沃土创作出超40部话剧代表剧目。下一步,话剧团将继续推进小戏小品、精品乡村剧目下基层。话剧团还计划与博物馆合作,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着重推出一些反映新疆历史的小剧目。
聚焦本土音乐和交响乐
走进新疆爱乐乐团(简称“乐团”)排练厅,演奏员正在紧张排练将于9月底在乌鲁木齐音乐厅上演的《七秩华章 天山放歌》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音乐会。除了主题音乐会,乐团还在筹备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福州交响乐团联袂打造的《以经典致敬人民——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音乐会》。
乐团副团长王季松说:“成立以来,乐团秉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导向,将新疆民族音乐精髓与交响乐艺术深度融合,创作了交响音乐会《新疆之夜》、大型主题音乐会《天山儿女心向党》等作品,推出以十二木卡姆为主题的《丰收的喜悦》以及以新疆民歌为元素创作的管弦乐曲《燕子》等。”
如今,乐团的演出已形成“覆盖广泛、形式多元、主题鲜明”的格局。在演出覆盖范围上,乐团每年组建文艺小分队深入阿克苏、和田、喀什等地区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惠及万余名村民。王季松说:“乐团还将继续聚焦新疆民歌联奏、多彩民族风等题材,继续推进新疆民歌交响化作品的创作,为群众奉上一批新疆特色交响舞台剧目,叫响本土音乐和交响乐品牌。”
从引剧进场到生产剧目
2013年,新疆人民剧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1955年开建、1957年投入使用的建筑,除了早期作为自治区多次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重要会议的主会场外,还是自治区一批重大文艺演出的场所。
“新疆人民剧场过去虽然辉煌,但这种优越感此刻被危机感代替。原来剧场仅有一个策划营销部,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剧目进场,后增设了资源开发部,策划营销部重点做宣推、公益展演;资源开发部则着重引入精品剧目。”新疆人民剧场主任田康说。
2024年,新疆人民剧场引入80个剧目227场演出,其中一些精品小剧目备受观众喜爱,包括话剧、喜剧、近景魔术秀及脱口秀等。今年3月,新疆人民剧场打造了“南门剧社”,探索演出沉浸式话剧。
“截至目前,今年新疆人民剧场已演出180多场,估计到今年年底将突破300场。同时,我们还联合本地院团、大学等共同打造精品剧目,原创剧目将通过‘演艺+旅游’等形式进行演出。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排练话剧《AI疆》,以喜剧的形式打造驻场演出剧目。”田康表示。
2009年,新疆艺术剧院成立,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团、新疆杂技团、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等7家区直艺术院团以及新疆人民剧场一同并入新疆艺术剧院。此外,新疆14个地州市以及部分县市也分别成立了各类文艺院团,涉及歌舞、戏剧、杂技等各个艺术领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各文艺院团要扎根这片沃土,加强对艺术创作的研究、规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精心创作出优秀剧本、剧目,丰富多层次、多种类舞台艺术作品的供给。要用创作反映时代精神、描绘火热生活、展现文明新风、提供精神力量。
上一篇:少年筏子客的抗战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