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024/03【溯源甘肃】隋唐时期甘肃的贸易安边政策焉支山下的“万国博览会” 甘肃省甘谷县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 甘肃省秦安县出土的三彩胡人牵驼俑。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清凌 编者按: 甘肃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主要组成部分。丝路东段从长安到河西的敦煌,共长3000多里,甘肃就占2000余里。隋唐及其之前,丝绸之路是中原王朝与今新疆及帕米尔高原以西联系的唯一窗口。进入隋唐时期,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鼎盛阶段。河陇地区沃野千里,胡商蕃客穿行
-
19 2024/02锦绣中国年 文物里“龙”的传说龙是中华民族最久远的图腾崇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神兽之一。“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神圣、祥瑞的象征,在老百姓心目中,更是吉祥的神物。早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就有对龙的阐述,《易经》中有关于“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淮南子·泰族训》曰:“夫蛟龙伏寝于渊,而卵剖于陵。”龙受到尊崇与喜爱,与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帝之一的炎帝神农氏,姜姓也”,其出身,便带着不同凡响的神秘色彩,其
-
02 2024/02漳县独秀石 见证北宋对西夏的军事大捷漳县独秀石 遮阳山西峡石壁上有关游师雄的题记。 时光流逝,山河变易,一块巨石却在漳县县城外的漳河边,在旷野呼啸的风中遗世独立,这就是独秀石。 这块巨石究竟从何而来?有何悠远的传说?千百年前,是谁游兴大发,在它上面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字迹? 巍然耸立于河道中流 出漳县县城向西而行,很快就到了漳河边的一处幽雅的去处——鲈鱼潭。独秀石就坐落在这里,高大约10米,周长约20米,巍然耸立在河流中间,大
-
11 2024/01白塔山建筑群:“拱抱金城”尽展灵秀之姿百花亭 图由兰州市文保中心提供 兰州古称金城,是“控扼冲要、道通西域”的丝路要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见证地,历史文化厚重,文物遗存丰富。本期《金城遗珍》栏目聚焦位于黄河北岸白塔山公园内的白塔山建筑群,再赏其“拱抱金城”之雄姿,精美灵秀之特色。 省城兰州地标性景观 白塔山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白塔山公园内,遗存有白塔寺(慈恩寺)、三星殿、三官殿、法雨寺、云月寺、
-
11 2024/01【溯源甘肃】先秦至西汉初期的敦煌与河西敦煌壁画上河西走廊各民族进行贸易的场景。莫高窟第323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雅丹地貌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炳林 对于汉武帝取得河西、设置敦煌郡之前的敦煌归属和居民以及建置沿革,历史文献有零星的记载。匈奴进入河西地区之前,河西和敦煌地区生活的主要是乌孙和大月氏人。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发生在河西走廊的酒泉到敦煌一带,敦煌文献中留下了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由于历史久远,
-
10 2024/01天水有个弘文园在天水城东有一处不算小的公园,这里树木参天,花草丰盛,小径通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当你步入园内,越往深走,就会发现这里竟然还蕴含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于是便有了“弘文园”这一称谓。 ——题记 □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胡晓宜 徐媛 由闹市缓缓步入,很快便来到了弘文园。经过几年“大改造”,曾被围墙阻隔的神秘“兵工厂”,如今尽数展现于我们眼前,昔日被商户抢滩入驻、分块经营的“荒草
-
05 2024/01岁末文创日历畅销的背后卷轴“龙说”挂历 苏州博物馆供图《故宫日历·2024年》 刘 霄 摄 近年来,文创日历逐渐成为新兴的文化景观。记者发现,《故宫日历》《南博日历》《知乎日历》《西西弗日历》等文创日历于近期上市。博物馆、文化机构等纷纷摩拳擦掌,在个性化上连连出招,以期赢得消费者的芳心。 2024年为甲辰年,生肖为龙。以生肖龙为主题的文创日历成为焦点。以销量和知名度来说,连续出版15年的《故宫日历》占据文创
-
03 2024/01让传统文化“活”起来1月1日,酒泉美术馆开展非遗锦鲤灯“DIY”亲子活动。 活动中,非遗花灯手工老师带领孩子和家长制作锦鲤花灯,经过“大手帮小手”的操作实践,一盏盏漂亮的花灯呈现在大家面前。此次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3年,酒泉美术馆开展了篆刻、版画、敦煌泥板画等活动。据了解,元旦至春节期间,酒泉美术馆还将推出“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2024跨年书画作品展、送福送春联
-
29 2023/122023甘肃文化馆年会暨公共文化云培训班在兰州举办原标题:2023甘肃文化馆年会暨公共文化云培训班在兰举办 中国甘肃网12月28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通讯员何丽 记者纪敏)为提高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日前,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文化馆承办的2023甘肃文化馆年会暨公共文化云建设培训班在兰举办。此项活动旨在凝聚全省文化馆系统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力量和共识,总结实践经验、聚焦理论前
-
29 2023/12数字化扩容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前不久在国新办召开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内容供给,提升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数字化手段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值得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促进文化内容创作、共享文化资源、创新文旅体验场景、助力文化机构转型等方
文化遗产
More+
行业动态
More+
活动资讯
More+
-
【文化中国行】博物馆里的青春之声——“童声传文脉”甘肃省小讲解员大赛在兰州成功举行
“童声传文脉”甘肃省小讲解员大赛决赛在兰州举行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8月14日至15日,“童声传文脉”甘肃省小讲解员大赛在兰州举行。作为一场融合思政教育与“四史”学习的生动实践,来自全省91家博物馆纪念馆的147名青少年选手,以童声激活历史,以童心连接古今——他们或追溯红军长征的峥嵘党史,或讲述戍边卫国的新中国史,或阐释文物承载的文明根脉。在历史与现实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