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发现一批史前遗址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25-06-19
今年2月至5月,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洞穴遗址专项调查第6小组对南宁、玉林、贵港、钦州、北海、防城港开展了专项调查,新发现洞穴遗址17处、化石点1处、大石铲遗址2处,采集各类遗物400余件。这些遗址均分布在南宁市境内,类型以居址为主,少量为岩洞葬,年代涵盖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本次调查主要沿着邕江、郁江、浔江、钦江、南流江等河流干流及其支流展开,调查小组实地踏查洞穴200余处。新发现的洞穴遗址多处在河流周边,洞口多朝南或朝东,距离地面2米至50米。洞内堆积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取岩肥遭破坏较为严重,洞壁可见少量螺壳胶结层,部分地表见大量螺贝壳及动物化石,其中以敢防洞、敢大洞、牛洞等遗址采集遗物较为丰富。
敢防洞遗址采集遗物100余件,包括穿孔石器、砍砸器、石片、石锤等,年代大致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敢大洞采集遗物60余件,其中斧、锛类石器质地细腻坚硬、通体磨制、制作精致,年代大致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牛洞遗址是少数仍见原生地层堆积的遗址,采集遗物有石器和陶器两大类,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年代可能包含新石器时代中期及商周两个时期。
2处大石铲遗址分别为外山遗址和三朝屯遗址,其中外山遗址新发现一些石铲碎片及砺石等器物;三朝屯遗址新发现1件大石铲毛坯。推测这2处遗址可能存在大石铲祭祀遗存。
本次洞穴专项调查不仅发现遗址较多,且文化内涵也较为丰富,进一步丰富了广西第四次文物普查成果,也为南宁地区史前文化发展演进序列的研究积累了更多基础资料。
考古队员在牛洞遗址采集的陶片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