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2022/11中国戏曲文化周:新空间新形式呈现更多精彩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简称“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在北京落幕。“曲终人不散”,结束了在北京园博园、中国园林博物馆以及市内专业剧场等地的活动后,戏曲文化周还将有更多常态化活动走进基层、社区(村)、校园等,继续推广普及戏曲艺术。 这边厢“海岛冰轮初转腾”,那一处又有“戏韵芳华歌华夏”……作为知名戏曲文化品牌,日前举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和合共美”为年度主
-
15 2022/11让艺术之花在惠民土壤中绽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话剧团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首要政治任务,务求学精学透。 我将通过仔细研读、请教专家、查阅资料、与同事探讨等方式,深入品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并形成一套能够讲清讲透、通俗易懂的宣讲
-
14 2022/11自然地理生态影响下的唐代丝绸之路诗歌创作唐诗中有大量与丝绸之路紧密相关的作品。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实际存在的地理之路,地理生态是丝路诗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和最具象的影响要素。唐代丝绸之路横向跨度极大,其所经地区的气候、植被、地貌等自然环境与中原相比千差万别。这种情况下,曾亲身在丝路沿线地区生活过的诗人们自然会受到地理生态的显著影响,并在诗歌中有所体现。 自然气候的文学隐喻 丝路诗对气候的描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展开,并含有一定的
-
13 2022/11“赋彩新时代——中国重彩画学术邀请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11月11日,“赋彩新时代——中国重彩画学术邀请展”精彩亮相苏州美术馆。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苏州市美术家协会承办,李可染画院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4日。启动仪式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作品数量超百幅。据了解,重彩画是运用天然矿物质材料,色大于墨且用色浓重的绘画方式,其
-
13 2022/11成都建成全国首个数字艺术全产业链服务,带动多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品牌与知识产权委员会指导,成都经开区“工业与文创研究中心”研发的全国首个数字艺术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投入使用。成都着名画家李金远成为这套数字艺术体系推出的第一人。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艺术和文创产品是艺术品的新表现,已经进入大众欣赏、消费甚至作为投资项目。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数字艺术品进入市场需按要求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同时,数字艺术品有文化属性和知识产权属性,也需要纳入文
-
11 2022/11从电影《钢铁意志》看中国电影美学电影《钢铁意志》讲述的是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炼钢的艰辛历程。影片为观众刻画了新中国钢铁工业奠基者的伟岸身影,赞颂了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看到个体价值与国家命运发展的息息相关。 电影一开始,“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唤醒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在沉稳厚重的工业色彩所营造的年代感中所打造的空间里,《钢铁意志》一下子把观众带进了那个激情火热的年代。从生产出第一炉铁水到炼出第一炉钢,从炼出高质量特需钢
-
11 2022/11《梦西厢——王实甫传》将出影视版11月8日,由作家出版社、中国作协社联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合作促进委员会、中视协北京演艺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梦西厢——王实甫传》影视版权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作协“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梦西厢——王实甫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讲话中表示,历史文化名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是宝贵的财富,希望借助影视转化进一步扩大“中
-
10 2022/11热依扎:用生活的灵魂“熬炖”表演的热汤凭借在《山海情》中饰演的李水花,热依扎成为飞天奖史上第一位获得优秀女演员奖的85后演员。站在领奖台上,热依扎的数度哽咽,或可被视为她与历经磨难而终于获得女性在此时代应有荣光的李水花在荧屏上下、表演内外达成高度同构的缩影。 这样一种同构,在国产电视剧表演中,尤其在近年来创作力有井喷式提升的一些主旋律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哈萨克族的北京女孩热依扎,在十数年来的努力中,身体力行地将偶然入行的机遇
-
10 2022/11秦岭文化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为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秦岭历史文化,发现秦岭独特的自然生态美,丰富秦岭文化内涵、传播秦岭文化魅力、提高秦岭文化影响力,近日,由陕西省秦岭办指导,省林业局、共青团陕西省委、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联合主办的“让世界看见秦岭”——秦岭文化宣传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陕西持续推进秦岭生态修复和保护,自然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朱鹮等珍稀保护动物
-
10 2022/11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天津开展11月6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天津美术馆正式开展。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篆刻佳作共计300余件。 据了解,本次展览在线下开展的同时,还推出了线上虚拟现实展厅。线上虚拟现实展厅共计拍摄300余个点位,全面还原了观众在展厅内的参观路径,同时展示了全部作品的高清图片及信息,广大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登录虚拟现实展厅,身临其境欣赏书风墨韵,
文化遗产
More+
行业动态
More+
活动资讯
More+
-
“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在临洮县举办
4月13日,“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暨交流座谈会在临洮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甘肃网、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中共临洮县委宣传部主办。“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在临洮县举办 据了解,这次考察活动主要是深入研究马衔山玉料资源、制作、交流等相关问题,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推动生态旅游科学发展,加强玉帛之路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考察团先后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