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化热点  >  列表
  • 25 2024/01
    “如意甘肃·花儿临夏”甘肃省第五届水彩水粉画双年展作品选登(一)
    礼赞大地 李海茫勤 钟志周甘肃一隅 卢艺凡牧场一角 陈曙明中国梦-青春时代 马彦青河州暖冬(一) 朱学智城市建设 钟永金劳动最光荣 张永凯  本报记者 李萍 谭静文  岁末年初,为以艺抗灾,由省美术家协会、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文联主办,省美术家协会水彩、水粉画艺术委员会和省水彩画协会、州美术馆(临夏画院)、州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如意甘肃·花儿临夏”甘肃省第五届水彩、水粉画双年展在州美术馆开展。  
  • 25 2024/01
    中原地区土遗址“生病”怎么治?河南科研团队攻克难题
      中新网郑州1月25日电(记者 韩章云)考古中发掘的房基、墓葬、灰坑、车马坑、地层剖面等都是珍贵的土遗址。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土遗址极为丰富,而受气候环境影响,土遗址易产生开裂、坍塌、盐结晶、风化酥粉、生物滋生等病害。如何修复中原地区“生病”的土遗址,河南科研团队目前已攻克相关技术难题。图为专家介绍中原地区土遗址保护研究成果。韩章云 摄  1月25日,为期2天的2023河南省文物科
  • 25 2024/01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用壁画故事讲艺术精华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首都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读者分享会20日在首都图书馆举行。该书作者之一、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讲解科科长韩文君告诉读者,敦煌石窟艺术不仅反映佛国世界,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和反映。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讲解科科长韩文君。 湖南文艺出版社供图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以敦煌的“壁画”为载体,以北凉至元代10个历史
  • 25 2024/01
    敦煌研究院共享80载文保成果: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中新网兰州1月24日电 (闫姣 张云文)24日甘肃省两会期间,甘肃省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接受采访时称,目前,该院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叙利亚、阿富汗、伊朗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博机构,已通过互派考察团,开展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的双向交流。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全链条一体化的壁画、石窟寺、土遗址的保护利用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已在1
  • 24 2024/01
    人文社推出《永通万国》 从货币出发看历代兴衰
      中新网北京1月24日电(记者 应妮)通过货币了解历史,通过历史看清货币。“中国好书”年榜作者、钱币收藏家任双伟的新作《永通万国:货币与历代兴衰》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永通万国》书封。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永通万国:货币与历代兴衰》以货币发微,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货币发展、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对王朝兴衰的影响与作用,揭示出历代兴替的奥秘。  纵观历史,货币是一种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 24 2024/01
    为破损古籍“做手术” 文物医生穿越时空对话古今
      原标题:我们的幸福生活丨穿越时空的对话  时间的巨轮滚滚向前,从前的日子无法复制,当我们大步迈进新的时代,有人站在身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道,连接古今。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修复着岁月留下的裂痕,为这些文物注入新的生命,也让我们懂得,知晓历史才能更好前进。  张文军是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的一名修复师,从事这项工作已经有32年了,回忆起工作经历,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高中毕业以后,张文军跟
  • 24 2024/01
    让“一眼千年”的惊世容颜再续千年——记“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获得者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
      原标题:让“一眼千年”的惊世容颜再续千年  ——记“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获得者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  莫高窟158窟壁画修复现场。  辐照灭菌。  专家在莫高窟第365窟进行壁画病害调查。多场耦合实验室。本版图片由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提供  题记:千古文物有灵性,万年古迹赤子心。  ——林清玄《千古文物》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他们,扎根大漠,只争朝夕,与时间“比速度”,只为抢救保
  • 23 2024/01
    天水伏羲庙第一款文创雪糕新鲜出炉
      新天水讯【记者王晓华】1月18日,腊月初八,天水市伏羲庙文创雪糕新鲜出炉。据悉,这也是伏羲庙第一款文创雪糕。  记者注意到,这款文创雪糕的外包装和糕体都是以伏羲庙大门为原型,上有“开天道明”“与天地准”字样,糕体呈淡黄色的冰激凌状,口感冰凉丝滑,散发着浓郁的牛奶味道。  “这款雪糕是我们天水伏羲庙第一款文创雪糕,设计初衷就是以伏羲庙牌楼为原型。从去年9月就开始开发,经过打磨、制作版面,今天与广
  • 23 2024/01
    方寸之间蕴真意——集文篆刻作品赏析
      □ 清 风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此话用在集文身上十分贴切。集文,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篆刻爱好者,一位执着的学艺人。  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制作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枚印章。参加工作后,他对篆刻的热情也从未消退,只要有机会看到碑刻、字帖都要认真揣摩学习,还自学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对汉字的形成和演变有了新的认识,这些都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这些年来,集文潜心钻研,拓宽对汉字的认识,学习甲骨文、金文、简
  • 17 2024/01
    文化安宁 惠泽百姓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6日电 (杨璐)安宁,兰州主城四区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甘肃省高校聚集地,也是闻名遐迩的“十里桃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对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可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塑造城市形象。丰富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经历,安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重点,坚持文化为民
活动资讯
More+
  • “2025年甘肃省大众冰雪推广季” 滑轮公开赛在兰州新区举行

      选手出发 10月18、19日,陇原大地因为“2025年甘肃省大众冰雪推广季”滑轮公开赛在甘肃省体育馆的精彩上演而沸腾。本次比赛作为2025年我省大众冰雪系列推广活动的重点赛事,吸引了来自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周边省区的12支代表队,共计168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参加。 比赛打响后,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脚踏滑轮,驰骋如风。他们身形矫健,追赶竞速,每一次蹬踏都凝聚着力量与汗水,每一次滑